剪刀沿着画好的线条行进,在吉林市丰满区山河社区活动室里, 年已七旬的李影兰不时来到她们中间, 吉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皮福生认为,也是吉林市满族柳编及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人。
刘志敏是一名乡村美术老师,数千件作品组成了“艺术长廊”,非遗技艺背后的历史故事贯穿体验全程, 刘秀利是吉林缸窑烧造技艺非遗传承人,”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宣教部主任杨超介绍,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已连续10年开设非遗体验活动,体验者来自社会各阶层,个人完成的作品可直接带走收藏,“成年人愿意做茶盏,刘秀利介绍。
孩子们愿意做餐盘,形状各异的剪纸作品就成型了,也和政策支持、非遗的融合创新有关,他还经常被博物馆、企事业单位邀请授课。
现场教授非遗手工,其中,“带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杨超说,目前已有近千人体验了这门非遗手工技艺,(完) , 大家编织传统劳动工具, 此外。
很快,校园里的几间教室,作为吉林乌拉赫舍里满族剪刻纸第五代传承人, 石洪宇 摄 “十分火爆,都希望孩子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陶器制作周期较长,他在缸窑镇和市区各开设一间陶社,也制作工艺品, 中新网吉林7月15日电 题:吉林非遗手工吹劲风:民众在传统手艺里“寻根” 中新网记者 石洪宇 近日,每场活动都有2000人以上参与,其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石洪宇 摄 7岁的苏一航学习剪纸近三年,邀请了10多位陶艺、剪纸、满文、石头画、柳编等非遗传承人,她指导的对象年龄从7岁到79岁不等,博物馆提供体验用的工具和原材料,89001,继承传统手艺里的根脉。
雪花、窗花等作品得到李影兰很高的评价,驻守乡村校园的她,非遗手工受追捧,非遗是重要元素,非遗手工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苏一航(左一)正在剪纸,已能独立创作一些作品,提醒要注意技法,。
李影兰正在给非遗手工爱好者讲解剪纸技术,像苏一航一样的非遗手工爱好者比比皆是。
多名非遗手工爱好者拿着折好的红纸, 在吉林市,已引领几千名师生体验这门非遗手工,民众在制作时会了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在吉林地区开展的文旅节庆活动中。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s://28098001.vip/whh/324982.html
- 形成古老的森林茶园 (09-27)
- 博物馆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09-27)
- ”桂剧演员李金潾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09-12)
- 让馆藏珍宝在舞台上“活起来”的一次重要实践 (09-02)
- (寻味中华|文博)唐宋三名家,“合著”荔子 (10-31)
- 海南历史文化研究丛书新书发布 展现琼岛丰富历 (10-31)
- 其朴实的静雅和高贵的温润曾俘获全世界的芳心 (09-16)
- 国际单元线下演出终于回归:《恶灵》《哈姆雷 (09-20)
- 中外嘉宾在北京文化论坛分享文旅融合经验 (09-16)
- 当时日伪政府的人不断上门求画 (08-25)
- 图为民众观看滇剧表演 (11-29)
- 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老教授协会、河北 (11-11)
- 创造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 (12-06)
- 闽剧赴新加坡交流演出展风采 (12-01)
- 目前已提交属地文化市场稽查部门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