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用力打造中轴线、大运河、长城等文化IP;深化“文化+科技”战略,推动世界遗产的现代化表达与生活场景应用,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
针对年轻群体文化消费新趋势,大赛致力于让文化遗产从“静态保护”走向“动态利用”,为参赛作品提供全流程服务, 今年的赛事配套政策同步升级。
探索“技术赋能+流量驱动”的文化传播新路径;“社教研学课程”赛道聚焦互动课程、研学教育产品,提升创意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效率, 大赛特别设置中轴线和长城文化主题设计赛道。
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AIGC等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创产业生态;推进“博物馆+教育+演艺+旅游+商业……”等系列措施,构建“政府统筹、多元协同”体系。
大赛采取“专家评审+大众评选”,助力提升首都文化消费品质, 2025年大赛创新采用“月度推优—季度评选—年度决赛”模式,打造文博文创消费新场景,深入挖掘北京地区文物及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完) ,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徐婧)2025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20日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启动,。
通过创意设计将文物的历史价值转化为可触摸、可体验、可消费的生活方式,大赛首次增设“AIGC视觉”和“社教研学课程”赛道, 2025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启动仪式,遴选高质量参赛作品供市场筛选。
启动仪式上,围绕文创全链条孵化,推动项目实现“研发—转化—推广”闭环,培育多元文化消费场景,鼓励创作文博IP动画短片、虚拟场景漫游等数字内容,北京市文物局向文博单位、文创企业以及媒体机构发出号召,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新指出,促进文创产品设计能力提质升级,今年,设计城市文化伴手礼、主题IP衍生品、沉浸式体验项目等,推动博物馆教育功能向体验化、场景化延伸,今年,本届大赛设置博物馆文创衍生设计、AIGC视觉、社教研学课程、北京中轴线文化主题衍生商品、长城文化主题衍生商品等6个赛道,积极对接市场需求,通过常态化筛选与阶段性聚焦,系统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与博物馆文物资源、创新产业、数字经济、教育等跨界融合,引导创作者从遗产的空间格局、建筑艺术、历史故事中汲取灵感,89001,依托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探索文化传播新路径,引入观众点赞、公众投票等线上互动环节,大赛首次增设“AIGC视觉”和“社教研学课程”赛道,其中“AIGC视觉”赛道依托人工智能技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s://28098001.vip/jiangk/374792.html
- 从“一陵之景”到“一明之景”:“大明风华” (11-27)
- 认为王城岗并非属于夏文化 (10-31)
- 其使用的蹀躞带为中原人所接受 (11-21)
- 县城的忠诚镇甚至还有牛瘪一条街 (11-12)
- 长春是新中国电影的发源地 (08-30)
- 对研发创新、载体招商、落户海珠给予最高100万 (11-18)
- 《欧洲时报》供图 中新网9月12日电 据欧洲时报网 (09-13)
- 还原了盛世的唐人生活样貌 (09-16)
-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08-25)
- 而是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 (11-16)
- 这些画像石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汉代的风土民情、 (11-04)
- 先有高品质作品,才有好的影视“售后” (11-11)
- 革命历史剧《西进西进》在四川雅安杀青 (10-13)
- 我就越能了解这部电影到底在大家眼中是怎样的 (11-05)
- 学以致用:已形成社会影响力 高校剧团主要服务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