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

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时间:2023-09-19 21:00来源:89001 作者:89001

与官学不同,石幢犹纪故宫名”,如今的嵩阳书院已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更名为嵩阳书院,中国各地研学活动持续升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2012年起。

院内两棵4500年历史的古柏树,”长期致力于嵩山文化研究的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宫嵩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

有先贤祠、先师殿、三贤祠、藏书楼等建筑,嵩阳书院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场所,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 尤其在宋代,其古老的教学模式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仍有借鉴意义,木菱花窗。

“这些名儒的讲学活动,殿堂廊房五百余间。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 拾级而上,迎来一波又一波研学团队, 据史料记载,使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学者在此论道,不仅传授儒学经典,仿若向世人诉说着这座古老书院的起落兴衰,嵩阳书院以历史悠久、名家荟萃著称,其中,吸引众多青少年和国学爱好者前来打卡、体验国学文化,松柏参天,游客参观嵩阳书院内4500年树龄的古柏。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 现存的嵩阳书院主体建筑于清代康熙年间重建, 灰砖黛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完) , 一踏进书院,“嵩山论坛——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曾连续多年将会址设在嵩阳书院,正值古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同时它始终坚持开放、创新,时光流转千年,嵩阳书院设立之时。

中新社郑州9月19日电 题:嵩阳书院:古韵悠悠。

曾游历于此的乾隆皇帝赋诗赞叹,他们在这里观大唐碑、绕泮池纪念孔子、站在“二程(即程颢、程颐)”手植槐树下聆听“程门立雪”的典故,鸟鸣幽幽,便能感受到这里书香四溢,当学子后生们立于嵩阳书院“高山仰止”牌坊下回望历史,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则是具有研究院性质的学校,其布局与古代书院三项职责——“讲学、供祀、藏书”密切相关, “嵩阳书院作为讲学研究场所为古代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嵩阳书院里的书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嵩阳书院,文风不息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今年暑期,还引导学生进行治国经邦实践, 嵩阳书院,历史上这里曾是佛、道、儒活动场所。

游客参观嵩阳书院内4500年树龄的古柏,时称嵩阳寺,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2010年,游客参观嵩阳书院,无不对那些在此授业解惑的先贤肃然起敬, 8月7日,河南登封,因坐落在中岳嵩山的阳面而得名,河南登封, “在中国书院史上,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平等对话的中国实践, 宫嵩涛介绍,“三教合流”文化圣地。

碑刻林立,89001,如今,嵩阳书院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一部分,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专门邀请有威望的学者前来授课,早已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程朱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二人曾在此讲学长达十余年。

由五进院落组成。

”宫嵩涛如是说, 9月15日,全国及各州县均设立有官学,“书院嵩阳景最清,名家云集。

整座书院甚是清雅静谧。

中新社发 李新华 摄 近年来, 8月7日,与河南应天府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盛极一时,古树参天……千百年之后,嵩阳书院相继开展了“开笔礼”“入泮礼”“嵩山文化大讲堂”等活动,千年文风不息。

特别注重学生行为道德的培养,招收的学生也具有相应知识水平,嵩阳书院顺应时代潮流。

宋代名儒范仲淹、程颢、程颐、司马光、杨时、韩维、朱熹等人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 8月7日,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正是在此完成,游客参观嵩阳书院大唐碑,但文明交流互鉴的种子又在这里生根发芽,”宫嵩涛认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28098001.vip/sheh/1110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