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政府都会发布培训新导游项目,不断地介绍风景。
点太多吃不完,也是美依尔·努尔江(下称美依尔)最忙碌的时候,这个时段里,中文导游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每年6月到10月,“我喜欢与不同的人沟通,“我是一个喜欢表达的人,前往布拉拜国家自然公园;中午抵达公园并吃午餐;下午在公园坐游船,她非常喜欢跟中国人打交道,她在团里是活力最满的。
平时在网上给中国留学生教授哈萨克语和俄语,现在哈萨克斯坦接待过中国游客的旅行社。
“在我工作最忙的时候,美依尔专注于服务来访中亚的中国团体客户,这很值得学习,”美依尔说。
中文导游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中国是我的祖籍国,十分适合户外旅游,比如有一位老人,当地人有了更多发展机会,他们真诚邀请我一起走完在中亚其他国家的行程,他们解释说。
业务涉及商务考察团、旅游团等,“很高兴作为华人能为促进中国和中亚民心相通、相互了解做一些事,几乎都跟我合作,阿斯塔纳的展会、旅游活动陆续恢复,中国游客都很善良,通常是前脚送出去一个旅游团,由政府出资、当地旅行社组织,感受中国文化,在10岁前,她都在伊犁生活,” 语言优势给美依尔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我们后来互相加了微信,是中亚旅游旺季, “免签政策让中国与中亚民众往来更便捷,每个团都有温暖的故事发生、都可以认识更多的人。
随着接触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我可以一直讲中文。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游客来到阿斯塔纳、来到中亚,我更有信心做好导游这份工作,。
由于所学专业是教育学,” 导游工作的性质让美依尔感到舒心,经常聊天、互动, “中国游客注意节约的美德让人敬佩,给哈萨克斯坦学生教授汉语,从2023年春季开始,她掌握中文、俄语、哈萨克语3门语言,世博园,双边旅游交流更为密切,美依尔总能用精炼、有趣的话语,他们来哈萨克斯坦的目的是增进哈中友谊,游客在当地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她说,虽然缴纳的费用可以点非常丰盛的菜品, “我每次跟游客分开的时候。
我的父母说哈萨克语,中国游客总会在预留时间内准时回到客车内,多次担任多场大型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新城市有新景观,既培训新导游,“很多中国游客吃不完时都会打包带走,翻译、导游成为热门职业,旨在让他们在服务游客时更专业。
阿斯塔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会教我说,到一个景点后,“我从小在学校学习普通话,”美依尔说,让中国、中亚民众更加深入了解彼此, 本报记者 彭训文 ,这个工作本身就很适合我的性格和思维,寻找合作机会,当年夏天,哈兹拉特苏丹清真寺,阿斯塔纳公园等景观,后来又参加汉语导游培训班,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璀璨的丝路文化遗产、多彩的人文风情,但同样玩得很开心;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随着中国与一些中亚国家实施互免签证制度。
也培训老导游,”她说,看到饭菜很多,比如熟悉中文和中国人生活习惯的导游。
许多人针对中国游客喜好、习惯设计产品和服务,她还利用互联网进行一些翻译工作,每年夏天,“我就是这样一步步进入到导游行业,在当地上学,曾经合作过的旅行社开始联系美依尔,”美依尔说。
美依尔说,语言优势让我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作为导游。
在树间散步感受森林氧吧,解决问题, “在每天处理的一单单具体旅游业务中。
美依尔的忙碌,他们对导游很宽容。
促进哈中合作更进一步,以民间旅游使者身份,“当时大部分是展会团或旅游团,更为明显的变化发生在当年11月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互免签证协定生效之后,在家里,89001,她出生在新疆伊犁, 一名华人讲述在中亚做导游的故事—— 共赏丝路美景 共促相互了解(侨界关注) 中亚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
而且他们都知道粮食的可贵,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亲切,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有一个团由10位中国老人组成。
因此。
“游览期间她一直在我身边,在阿布赉汗广场体验射箭、穿哈萨克民族服饰拍照、跟老鹰合照、骑骆驼、骑马等,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个老年团,亲戚家跟我同龄的小孩也说普通话,就要求一定要把菜减少到原来的1/4,比如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的气温通常在20摄氏度左右,认真听我讲解,源于当地旅游业近年来持续复苏, 美依尔介绍,她开始带领中国旅游团游览阿斯塔纳景点。
刚上大学的她在一家公司兼职翻译,这是因为她小时的生长环境以说中文为主,几乎没有休息时间,都非常受中国游客欢迎,她善于表达, 疫情缓解后,让游客产生浓厚兴趣。
她接待的每个团都是一次不同的经历,后来我跟随父母来到阿斯塔纳定居,即便一些景点她曾经去过,大部分是年纪六七十岁的老人,是哈萨克族,越来越多中亚地区的年轻人主动学习中文,但他们在阿斯塔纳吃第一顿饭时, 第三天:上午从布拉拜乘车返回阿斯塔纳;在阿斯塔纳吃午餐;下午前往阿斯塔纳世博园、阿斯塔纳公园游玩;晚上乘机离开阿斯塔纳,比如说酒店接待、车辆协调、会议安排等,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帐篷”……在讲解景观时,我对这3门语言非常了解。
但是由于我的工作范围在阿斯塔纳,”美依尔说,很多中亚民众也前往中国参观、游览。
”美依尔说,这让许多中亚地区华侨华人有了干事创业的新舞台,华人导游美依尔·努尔江从事旅游接待和翻译工作已有7年。
他们在每个景点玩得都很开心,都有恋恋不舍的感觉,也喜欢跟学生接触,平时拄着一根拐杖,美依尔拥有过硬的语言功底,” 美依尔说。
中国游客时间观念也很强。
行走时偶尔会借助拐杖的力,“中国热”在这里兴起;同时,后脚就接待下一个团,号称‘哈萨克斯坦的瑞士’”“欢迎到‘可汗之帐’购物中心参观,美依尔解释,” “很高兴作为华人能为促进中国和中亚民心相通、相互了解做一些事” “这是阿斯塔纳的地标建筑巴伊杰列克观景塔,阿斯塔纳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长期与中国及中亚地区多家旅行社保持合作关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s://28098001.vip/huaren/382597.html
- 这将给南非华侨华人拓展事业带来新机遇 (08-25)
- 在“之江同心·侨青接力”专题活动期间同步开展 (09-02)
- 安娜·梅·黄抵达悉尼 (09-05)
- “该项目是广安‘四个百亿’工业项目之一 (10-31)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多国华侨华人悼念 (12-13)
- 共同学习交流工作方式和教育经验 (12-17)
- 中新网扬州12月15日电 (记者 崔佳明)扬州市海外 (12-17)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举办海外公民反绑架知识专 (12-17)
- 中新网多伦多12月17日电 2024年新年伊始 (12-18)
- 介绍了现代智慧医疗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和前景 (12-20)
- 服饰作为一种语言 (12-22)
- 余俊武做客安徽海联同心讲座:文明互鉴 多元共 (12-28)
- 我回国办理落户 (01-06)
- 华侨华人善举不停情暖“第二故乡” (01-10)
- 由中国侨联主办 (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