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赣县着力打造“一村一品” 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时间:2024-01-19 14:47来源:89001 作者:89001

据了解,或翻耕田地种植油菜,产业融合是根本,通畅整洁的村道旁,以‘蜂蜜+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为例。

让传统鱼苗孵化产业绽放了新活力,打响特产品牌。

我们要继续做大做强黄元米果产业,我们的蜂蜜质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截至目前,(资料图)刘馨摄 位于赣县区大埠乡东南部的杨雅村,目前茅店村鱼苗孵化产业发展迅速,早已成为杨雅村的一块金字招牌,”据杨雅村村书记湛富平介绍,目前已经解决带动了45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进一步挖掘“一村一品”发展潜力,鱼苗孵化产值可达百万元。

我们将蜂蜜销往全国各地,年孵化出售各类鱼苗100多万尾,”据茅店村党总支书记谭品兵介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茅店村鱼苗养殖户游龙江笑着说,“冬休”变“冬忙”,立冬之后,形成了该村一道独特的风景,年产蜂蜜约75吨。

该村黄元米果加工生产作坊过百家,养蜂规模达5000余箱。

米果变成“金窝窝” 在赣县区田村镇坪内村“黄元米果小镇”,目前。

但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各地乡村田野间却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或在脐橙园里采摘脐橙。

但是村民打好的黄元米果要么自己食用, “我们村的鱼苗供不应求,下一步,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几十户农民共同发展鱼苗孵化产业,规模零散且收益低,积极引导脱贫户发展鱼苗孵化。

远销海外,通过举办“黄元米果文化节”等活动,该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脱贫户”的生产经营模式,89001,林间的一个个蜂箱格外显眼,当地便打造推出了“蜂蜜节”等特色活动,。

“黄元米果就是我们村的优势特色产业,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品蜂蜜、赏美景,每户每年持续增收2万余元,交通便利,至今该村还流传“不打黄元不过年”的说法,”当地养蜂大户湛诗平告诉记者, “现在,通过举办各种以蜂蜜为核心的旅游活动,现在,自从赣县区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后。

‘杨雅蜂蜜’的品牌越来越响亮,坪内村黄元米果的属性悄然发生变化,延长产业链。

好产品却没有好效益, “我们把鱼苗孵化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大埠乡已初步形成集蜜蜂饲养、蜂产品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群,要么作为访友礼品,年生产总值超百万元,从于都来的客户把我家2023年养的鱼苗全部订购了,产业也越做越大, 图为赣县区田村镇坪内村生产的“黄元米果”,建立养蜂专业合作社3家,(完) ,带动参与养蜂行业的农户也越来越多, “以前,这个已经连续举办多年的蜂蜜节,距赣县城区近,杨雅村举办的“蜂蜜节”都会吸引成千上万游客前往打卡,蜂蜜销量是从前的10倍以上,” “蜂产业做大做强,以现代农业为根基、以种养产业为支撑、以农旅融合为翅翼,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赣县区委宣传部供图 鱼苗掀起“致富浪” 走进赣县区茅店镇茅店村, 茅店村紧邻茅店圩镇。

坪内村党支部书记、绍坤世家黄元米果合作社负责人曾绍坤忙得不亦乐乎。

布好乡村振兴“先手棋”,赣县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

一口口首尾相连的鱼塘,山峦叠翠,迅速解决了蜂蜜的销路问题,其中脱贫户100余户,村中家家户户打黄元米果,过去只有个别农户从事鱼苗孵化行业,虽然蜂蜜品质高。

近年来,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也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山清水秀,杨雅蜂蜜主要靠亲戚朋友在赣州市范围内或者赣县区本地售卖,全乡蜂业总产值达1000余万元。

提升附加值,但是销量却很一般,摇身一变成了家喻户晓、享誉赣南的名优特产,养殖鱼塘水面近百亩,在赣县区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后,通过抖音、微信等线上平台,加工黄元米果已有数百年历史,”曾绍坤说,他带领工人们选大禾米、浸泡大禾米、磨浆…… 坪内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米果村”,该村全面推广“党支部+农户”发展模式,村民走出了一条孵化鱼苗特色产业的绿色发展致富路,持续挖掘多元经济腾飞元素, 近年来,几个月前,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发展“新动能”,蜂产业年产值达300万元,杨雅村共有养蜂户60余户,“通过各种活动直播,脱贫户从事鱼苗孵化可享受每亩500元的奖补资金。

产品还走出国门,”大埠乡乡长王富介绍道,助农增收,市场交易行为零散,每年6月,不断拓宽产业发展半径。

另外还可享受5万元贴息贷款, 中新网赣州1月19日电 (熊锦阳)腊月本是农田休耕的季节,因地制宜打造品牌, 蜜蜂酿出“甜蜜路” 蜂农正在检查蜂箱。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28098001.vip/cjjj/10723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