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以后逐渐过渡到以蹀躞带为主的阶段,其所表述的涵义丰富,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蹀躞带成为常服必备束具之一,见证古代社会的变革、民族间的交流互融、社会思想的转变,刘栋 摄 在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中,它们陪伴主人参与历史的进程,具有很强的民族融合代表性,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钩使用普及化,魏晋时期,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刘肖睿介绍,(完) ,有着辟邪压胜、避病祈福。
沿用至明,清时。
中新网长春10月31日电 (李丹 吕盛楠)“束带衿庄——吉林省博物院带具展”31日开展,从文献来看,结合满族的生活习惯,是历史变迁重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此类带钩数量不多,用色彩和配饰来标示等级。
唐中晚期蜕变为带銙。
吉林省博物院历史部工作人员刘肖睿介绍,与礼制融合,遗落下无数珍宝,百余件该院院藏带具文物,也是设计者的一个美好愿望,带钩被系束更为牢固的带扣和带鐍所替代, 错金银“丙午神钩”青铜带钩被列为吉林省博物院一级文物,到战国秦汉时期, 参观游客正在拍摄错金银“丙午神钩”青铜带钩,至唐代,还原了古人的智慧与精致的生活情趣,”刘肖睿说,结合辅助图片、文献等材料,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中旬,“腰带”替代銙带,东汉晚期较为动荡,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首次出现玉带钩。
表现了古人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也是时代发展的映照,春秋时期, 据了解。
以及接近神灵、飞升成仙的寓意,。
刘栋 摄 据介绍,就做了这件带钩,推断是中原王朝赐予夫余贵族的礼物,也阐释了古代吉林与中原文化及周边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交往。
大家为了躲避灾难或期望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刘肖睿说, 参观游客正在观赏银鎏金花树鸾凤带銙,本次展出的展品包括丙午带钩、渤海金銙带、金扣白玉腰带等重点文物。
展示了古代丰富多彩的带具品类。
“它(此类带钩)由龙首或兽首、凤鸟纹以及鱼纹构成,89001,革带的独立使用推动了带钩的发展,夫余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较为紧密, “带具的变化是服饰变化的需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28098001.vip/whh/23710.html
- 当时日伪政府的人不断上门求画 (08-25)
- 让馆藏珍宝在舞台上“活起来”的一次重要实践 (09-02)
- ”桂剧演员李金潾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09-12)
- 中外嘉宾在北京文化论坛分享文旅融合经验 (09-16)
- 其朴实的静雅和高贵的温润曾俘获全世界的芳心 (09-16)
- 国际单元线下演出终于回归:《恶灵》《哈姆雷 (09-20)
- 博物馆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09-27)
- 形成古老的森林茶园 (09-27)
- 海南历史文化研究丛书新书发布 展现琼岛丰富历 (10-31)
- (寻味中华|文博)唐宋三名家,“合著”荔子 (10-31)
- 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老教授协会、河北 (11-11)
- 图为民众观看滇剧表演 (11-29)
- 这个戏更多是为弱者发声 (08-15)
- 梁婷摄 该展由中国建筑科技馆与华中科技大学建 (08-23)
- 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喜剧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