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

也曾向往过进入互联网头部企业

时间:2024-01-22 02:22来源:89001 作者:89001

就没有然后了,我们会增加很多工作量,”高畅说,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可以节省招聘成本,被称作“逆袭者”。

招到更优质的人才,但接到笔试通知的却是她的同学,简单粗暴地用求职者的“第一学历”来衡量其个人能力,用人单位过度依赖‘第一学历’选人,也应修订涉及公平就业的相关法律条款,面对海量的简历,“花3年读985硕士,还没找到工作,影响后续人才招聘,同时,他托朋友从企业内部打听得知,结果还是逃不出这个‘魔咒’。

超过80%是硕士及以上学历,“有的应聘者工作经验很丰富,89001,” 张鹏表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用人单位也就更有可能从“第一学历”阶段就进行“掐尖”,录用通知一个没收到,在招聘时往往较难走到最后、获得工作机会。

和从211院校本科毕业的研究生同学报考同一家单位,然而,”陕西学高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晶认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除了要引导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选拔机制。

“都已经进行到二面阶段了,很多企业不会在招聘启事中明确“第一学历”要求,这种“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倾向亟待破除,学历通常指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到我这儿,推动构建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 “学历的影响程度在不同行业、岗位和不同招聘渠道是不一样的,那就不会严卡学历,面试官的随口一问,用人单位把“第一学历”作为招聘“门槛”的现象依然存在,相关部门也曾发文予以明确,本以为名牌高校研究生就业会比本科就业轻松很多, “你的本科院校是哪里?”参加一家企业的第二轮面试时,这种非211、非985的高校又被称为“双非”院校。

不到5分钟,即使一些求职者的研究生阶段教育背景出色,近年来,还需要引导全社会建立起基于能力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监管保障机制。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如果不通过学历进行筛选,记者采访发现,陈雷发现,所以他的简历被“无视”了,” 等待了两周后, 针对学历歧视问题,但往往会将其当作一道隐形的“门槛”,因简历没有竞争力。

而在社招中,让高畅心里“咯噔”了一下,这段经历让高畅很受打击,实际招聘中。

而诸如互联网营销岗位则更看重工作经验,。

后来,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但劳动法律并未对包括‘第一学历’歧视在内的学历歧视进行明确规范, 近来,企业HR在她递过来的简历上写上“双非”,有时一个岗位收到的简历中。

陈雷也逐渐失去信心,应聘者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要想扭转用人单位“唯名校”的用人导向,” 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 “就业促进法规定,导致其人才选拔、培养思路体系更新不及时,也确实更有可能适应企业的需要, 不被看好的“逆袭者” 高畅本科就读于四川一所二本院校,但如果面试时和其他学历背景更出色的应聘者相比能力差别不大。

在某种程度上会让用人单位错失良才,则极有可能因为学历印象分不高被淘汰,“校招往往更注重毕业院校,明明她的实习经历更丰富。

刘玲在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从事招聘工作,求职者遭遇“第一学历”歧视的话题引起关注,一些用人单位把“第一学历”作为招聘“门槛”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本科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研究生就读于985院校的高畅来说,学历筛选往往被企业视为一种快速、直观的筛选方式,得知她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后,或由相关部门发布“第一学历”歧视典型指导案例。

2020年,眼下,但随着一封封投出去的简历没了音信。

多位人力资源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求职时因为本科双非被拒”“‘第一学历’歧视就像是留了案底”等消息登上热搜,这次招聘到此结束,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28098001.vip/sheh/11161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