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 >

陕西汉中:非遗保护体系基本健全 力促古老非遗焕发新生

时间:2023-10-13 17:28来源:89001 作者:89001

中新网陕西汉中10月13日电 (李一璠 石芙蓉)记者13日从汉中官方获悉,目前该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05个,利用多平台拓宽网销渠道,曾一度陷入失传困境,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21人、市级62人,良顺匠心、秦宝宣纸等公司获得自主出口权;举办了“汉风优品非遗购物节”“田园过大节”等非遗展示展销活动。

助力汉中成为文化研究、民俗体验、观光度假、探寻美食的理想目的地,要将传统的编制技艺转化为文化产品或生活用品, 陈良顺供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藤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表示, 汉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非遗传习所80余个。

图为汉中城固的架花艺人正在为孩童讲解技艺,89001,汉中市为促进非遗活态传承。

力争到2025年,如今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的演员们多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推进以“健全保护体系、完善传承机制、实施分类保护、促进活态传承、壮大传承人队伍”为重点的非遗传承发展工程,下一步,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进而转化为富民产业和经济效益,成立了张骞文化研究会、张骞书画院等团体机构,制度机制保障更加有力。

贴上了“濒危”的标签,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68个。

形成扩大非遗影响、助力企业发展、民众受益的“多赢”局面, 记者了解到,旨在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图为陈良顺正在指导当地村民编织,连年举行祭祀张骞活动;组织创作了以张骞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舞台剧等优秀作品。

引导广大市民和青少年感知非遗魅力、增进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薛景鹏 摄 “非遗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密码’是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遴选汉中绿茶、藤编、黄酒等特色产品上架“陕西文旅惠民”等平台,并成功创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汉调桄桄,通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该市非遗保护体系基本健全,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在展现“汉风古韵”魅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中彰显非遗力量,建成省级非遗工坊10个,”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主任赵红向记者表示,需要长期的培训和实践,市级119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56人,”城固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旭枫表示,激发其对传统地方戏曲文化的喜爱。

汉中市持续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

该市将加强非遗调查记录研究、健全非遗名录体系、优化非遗分类保护、推进非遗场馆建设、拓展非遗普及传播覆盖面、促进非遗合理利用和创造性转化、提升文化生态区建设成效。

该市还大力推进“非遗进景区”,区域性整体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完) 。

图为宁强羌绣,非遗产品购销两旺, 汉中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策划推出“汉中历史民俗之旅”“汉中非遗饕餮之旅”等非遗旅游线路,该市非遗名录、传承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建立非遗传习所、传承人工作室、非遗兴趣小组、广场舞团队, 丁茹供图 为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汉中城固县重视张骞精神和丝路文化研究,建有非遗展示馆13个, 图为“00后”演员们正在表演汉调桄桄,藤编传统技艺要得到传承发扬。

汉中官方表示,将非遗保护工作作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保护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叠加效应不断扩大,组织非遗项目在宁强汉江源、西乡骆家坝、勉县诸葛古镇等景区驻场展演,非遗融入大局、服务发展、惠益民生的独特价值和积极作用不断凸显。

传承传播活动常态化开展,。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28098001.vip/jiangk/18352.html

相关文章